邓军瑞,老家在越南南定省的春长县,1928年出生。他1944年就开始工作,45年就加入了军队,后来一步步升官,1984年成了少将,到了1989年又升为了中将。1986年3月份,他从防化兵的头头调到了第二军区当副司令。然后1987年年底,第二军区的司令武立因为生病突然走了,邓军瑞就接了他的班,成了新的司令。邓军瑞参与过渭川前线,就是越方说的河江战场,我们常说的老山前线,他经历的是那场战争的后半截。在那段时间,他带着越军跟我们的第67军、47集团军、27集团军,还有37师都交过手。下面,就是邓军瑞对那段渭川前线日子的回忆。
1986年3月份,北部边境那边打仗遇到了不少麻烦事儿。那时候,我是防化兵的头儿。国防部一看形势不妙,就把我调到了第二军区,让我当副司令员。一到那儿,军区党委立马拍板,让我还兼着河江前线的指挥官,顶上因为生病一直住院的黎威密少将的位子。
在渭川到河江那一带,咱们和中国军队都派出了大批主力,打得时间又长,规模又大,战斗还特别激烈。一开始,为了防着中国军队可能打过来,第二军区只好在边境的三个地方,老街省、莱州省,还有那个后来分开的河江省和宣光省(原来叫河宣省),都布置了部队。到了1984年4月以后,军区司令部看清了中国军队的打算,就决定把大部分兵力都调到河江省的渭川县那边去。
除了渭川县原本就有驻军的第313师,第二军区又火速派来了第314师和第356师去前线帮忙,还临时调了第29军的第316师过去。不止这些,还有其他军区的部队,像第312师、第328师、第325师、第3师和第31师,也都加入了战斗。
1984年7月12号,那次想抢回渭川边境那些关键高地的“MB84”反击战没打赢。之后,第二军区的头头脑脑们商量了下,觉得得稳住战场,跟敌人耗着,不能急,一边打一边慢慢琢磨怎么打仗更有效。他们琢磨着,得把那边复杂的地形和到处都是的洞利用起来,当咱们的堡垒,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。还有啊,得换着让不同的部队上战场,这样才能一直保持战斗力,保证阵地不掉链子。
因为咱们坚持了这个对的看法,所以成功挡住了中国军队在渭川前线的进攻。说真的,咱们还大大打击了他们的主要力量,最后他们没办法,只能撤退,结束了跟咱们在北部边境长达10年的对战。
1987年1月份,中国军队在渭川前线发起了最后一波攻势。那时候,咱们就瞧出点儿要打大仗的苗头了,对方天天都有好几百辆车跑来跑去运东西,这可不常见。咱们这边儿也没含糊,立马加强了前线的兵力和火力。侦察兵和观察哨都被派出去,紧紧盯着中国军队的动静,有啥情况赶紧往上报。河江那边儿的指挥部也在琢磨可能会出现啥状况,该咋应对,政治部门还给大伙儿打气,让大家伙儿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。
前线指挥官和师长亲临部队,查看备战状态,完善战斗计划,帮助部队加固防御设施,稳住阵地。后勤团队给前线送去了足够的物资,包括子弹、粮食、便食、医疗用品这些。现在,部队已经整装待发,随时准备应对大规模敌人的进攻。
1987年1月5号到7号,咱们这边跟中国军队干了一仗。他们出动了师一级的好多兵力,还有炮兵在后面帮忙,连着攻了我们13个山头,像台型高地、姑益山、1100高地、帕汉那些地方。虽说他们三天里头,炮弹跟下雨似的,打了超过15万发,步兵也是一拨接一拨地上,每天都攻了7次左右,但咱们这边步兵加炮兵,火力猛得很,愣是把他们给顶回去了,最后他们只能灰溜溜地撤退。
在1987年1月5号到7号那场大行动之后,中国军队在渭川那边就变得不那么主动出击了。他们动的次数少了,动静也小了很多,主要就是放放炮、打打小仗,这种情况一直拖到了1989年。到了那一年,他们就从渭川前线的那些山头上全撤回来了。
根据我们的数据,从1984年到1989年这五年里,中国军队在渭川那边的前线,人数上少了2万多,火炮损失了200多门,还有170辆运东西的卡车也没了。说到我们这边,打了五年的硬仗,牺牲了4000多名干部战士,还有9000多人受了伤,这里面有2000多人,到现在还没找到他们的遗体。有的山头,因为老被敌方炮火轰,原来的树啊草啊全没了,只剩下白花花的石头,老兵们管这叫“世纪石灰窑”。
评价:邓军瑞说的有一定道理,不过在1987年1月5号和7号这两天,咱们的第47集团军在老山前线是搞了最后一次行动,但他把这事儿说大了。我们其实就打了两个高地,他却说打了13个;我们出动的是两个加强连,他愣说是师级规模的战斗。
1月5号那天,咱们发起了北虎行动,目标是拿下310号高地。参加这次任务的,有步兵421团的第7连,还有加强团的特务连侦察排(第4班除外)、喷火排的第10班、工兵连的地爆排(第4班没去)、通信连的第4班,再加上1营和3营炮兵连的直瞄炮兵排,这些人被分成了突击小队、第二梯队、预备队、直瞄火力组和排障组。战斗7点7分开始,到了7点50分,咱们就把越军的313师122团2营5连的一个加强排给全歼了。9点钟,出击的队伍都撤回了左3号和左4号阵地。这一仗,咱们总共打死了184个敌人,突击小队干掉43个,炮兵兄弟们歼灭了141个。
1月7号那天,我们发动了黑豹行动,目标是拿下425号阵地。参加这次行动的,有步兵第417团的第4连,还加强了团里的工兵连,包括地爆排的2个班、喷火排的1个班,带上82无坐力炮3门、75无坐力炮2门、12.7毫米高射机枪1挺、重机枪2挺。大概3点半的时候,我们的出击队伍就开始接触敌人了。到了7点,和敌人正式交火。到了8点06分,敌人的18个洞穴、工事都被我们给炸毁了,还干掉了越军第313师第14团第9营第11连的一部分人。然后我们就开始坚守阵地,一直守到下午5点半,全体撤回了475号阵地。这一仗,我们总共打死了353个敌人,其中出击的队伍打死了105个,炮兵打死了248个。
这两场仗结束后,因为国际上的情况变了,特别是中越两边关系慢慢好起来了,老山那边战场上的火药味就没那么浓了,打得也没那么激烈了。第47集团军后面原本要上的第27集团军和第37师,也没再继续对越南军队的阵地发起攻击,“1.7”那场仗就成了咱们解放军在老山前线打的最后一仗。
邓军瑞说的给解放军带来2万人损失,那是吹牛。在老山前线,解放军打仗时受伤的有7413人,牺牲的1800人,还有18人失踪、6人被俘。另外,非战斗情况下受伤387人,牺牲100人。这样加起来,总共少了9724人。就算把军区前线的指挥部、后勤部门、技术侦察队和空军参战部队的减员都算进去,顶多也就10000人左右。
这位作者是历史学领域的硕士,目前在大学里当讲师,他主要研究的领域是中越战争的历史。
微信订阅号:南疆战火绵延十年整
#百家说史迎新春#